第16章 教训和袁鼎义-《这个系统分配对象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怎么打起来的?”唐小鱼从屋子里出来,就听到门口有人说启家的事,她示意护院将门锁好,才走到苑门处,说话的不是别人,正是小易的亲姐——秀坊的掌柜易兰,也是自己将要提拔的信义堂二当家。

    “堂主。”易兰作揖。

    唐小鱼点点头示意她进来说,护院放行,易兰走了进去,身旁的丫鬟方要告退,忽然被唐小鱼叫住,她问:“小姑爷吃药了么?”

    丫鬟回道:“堂主,小姑爷用过早饭,就带着小易出门了,到现在都没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没回来,我知道了。”有伤在身,还往外跑,唐小鱼有些不高兴,挥手遣走丫鬟,同易兰走到花棚下,她看着这位新二当家,不免想起被锁在屋内的石鸢儿,希望这次没有选错人,不要让她失望才好,她问易兰:“怎么回事儿。”

    “堂主,启家把卖豆腐的王婶逼得投河了,还带着两个小的。”易兰把要紧的部分都给唐小鱼说清楚,她说话又快又清晰,一下就讲完了:“现在启家和兆家带着九百多人,堵在议事堂门外。”

    “舵主怎么没差个人与我说一声。”唐小鱼在苑里半日,都没有人来通报,万菱守在医馆,那么议事堂就要有个人主持大局才对。

    易兰摇了摇头,表示不知道:“袁堂主不放心,才差我来的。”

    唐小鱼思忖片刻,先不管此事,她之前有警告过启文松,今天万菱再去说一次,伏虎堂应当收敛一些才对,怎么还会逼得王婶投河,是什么逼得他们狗急跳墙一样催债:“易兰,启家漕运那条路子,没出什么事儿吧,最近启家什么地方要花大钱的?”

    “没出事儿,不过,堂主,我听启家老太太身边的人说,启二爷找到条财路,搭上一个叫王骞的人,在禹南县种了满山的蜜柚,说是贡品,一本万利的。”

    “难怪,贡品啊。”是又想开盐场,又想赚贡品的钱,前期投入都捉襟见肘,还想两头通吃,启家不怕步子迈太大了劈叉,到时弄得竹篮打水一场空?不过,这不是自己要操心的事,唐小鱼决定要去议事堂看看,她领着易兰往外走,不忘吩咐常青苑的护院伍长:“告诉大姑爷,他就别去凑热闹了,守紧万家。”

    “是,堂主。”护院伍长领命。

    启家这次来势汹汹,声势浩大,唐小鱼人未到就已经听见粗暴的嘶喊声,一路上百姓草木皆兵,她路过的七八户人家全都闭门不出,平日里在街上玩耍的孩童都给抱了回去,只有一些胆大的好事者,还在茶楼酒馆二层探头探脑,果然凑热闹是人的本性。

    唐小鱼略略绕过街面,随后转上正街,此时,议事堂门前被堵得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,两方人几乎是贴脸互怼,剑拔弩张的喊声震彻云霄。

    形势不妙,唐小鱼作势要冲人群走去,易兰当机立断挡在她跟前:“堂主,袁堂主说我们人比启兆两家都多,请您先到后门去。”

    人多?不可能,唐小鱼心一沉,脸色骤然严厉。

    “哪来的人?”她的人马多在盐场,水田镇只留三分之一,持正堂亦是如此啊,留守的人不过五六百,多为老病,唐小鱼把易兰拽回巷子里,细问道:“说清楚,哪里来的人?”

    易兰不以为意的说:“就是年前从边城跋山涉水来的那一千多口人,堂主你不记得了?”

    “记得,不是只留了一百多户在盐场山脚下么,怎么变出一千多口人的。”

    “前面走得那些,后来又跑回来了,今天正好进城担货上山,袁堂主就把人都拉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原来如此,唐小鱼以为廖史飞和袁鼎邦把盐场的人拉下来助阵,那不是什么老底都给漏光了么,既然不是,那就把事情交给他们二人处理罢,袁鼎邦自有分寸。

    “走后门。”唐小鱼松口气后,愉快的决定绕道,心想:怎么袁鼎邦这样的神队友不多几个呢。

    二人转入后巷,她在入口观察良久,没发现启家的人,只有持正堂的兄弟守着后门,唐小鱼一见前方安全立刻现身,守门的弟兄见是她来,立即把挡路的三排拒马搬开。用拒马拦路,只有打过仗的人会如此布置,袁鼎邦和袁鼎义两兄弟都是行伍出身,战事休停后流落到水田镇,不愿落草为寇,所以进了漕帮,可惜万菱不重用二人,让唐小鱼得了个大便宜。
    第(2/3)页